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昆明 650032
内科科室
肾脏内科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MHD患者
院内感染
病原学特征
SII
PLR
IL-33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类型及其特征,并对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预测其发生院内感染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23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治疗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170)和非感染组(n=653)。分析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院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测两组患者SII、PLR及IL-33水平变化,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上因子对患者院内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823例MHD患者中,170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0.66%(170/823),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为40.00%),其次是泌尿道、静脉导管及消化道感染,感染率分别为23.53%、20.00%、10.00%。170例MHD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103株(占60.5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35株,20.59%)、铜绿假单胞菌(24株,14.12%)及肺炎克雷伯菌(18株,10.59)为主;革兰阴性菌48株(占28.2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0.00%)为主;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10株,5.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首次透析住院时间、合并PEW、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SII、PLR及IL-33水平等因素与其发生院内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χ~2=63.955,t=5.707,2.036,29.929,8.814,42.486,6.92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龄、存在PEW、首次透析住院时间长、SII、PLR及IL-33等水平升高均是导致MHD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PLR及LI-33水平预测MHD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AUC分别为0.744(95%CI:0.595~0.893)、0.737(95%CI:0.580~0.894)及0.723(95%CI:0.576~0.869)(P<0.05)。结论 MHD患者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高龄、合并PEW、首次透析住院时间长、低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及高SII、PLR、IL-33水平均为MHD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院内感染并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检测SII、PLR及IL-33水平对预防MHD发生院内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基金:
2019年度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No.D-2019015);;2019年度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No.2019FB092);
基金编号:
No.D-2019015
No.2019FB09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昆明 65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荆,樊文星,毕丹青.mhd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sii、plr、il-33检测对感染的预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2,17(09):109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