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ECSW、BMMSCs、SCU三种新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获奖: 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时间:2015

关键词: 心脏震波治疗 冠心病 治疗性血管新生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摘要:
探索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更高效、安全、简便、经济的新疗法,是医学研究重要而紧迫的课题。2009年以来,该课题组瞄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针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新方法、新技术展开医、教、研和人才培养,分别对ECSW、BMMSCs 、SCU三种新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开展系列研究,通过边研究、边应用、边改进、边总结、边推广,取得经济、社会和技术效益,主要成果如下: 1. 国内外首先证实0.09mJ/mm2为ECSW体外震波促细胞增殖的最佳能量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低能量震波促VEGF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2. 国内外首先证实扩大震波范围的25点ECSW方案可比常规震波9点方案更好地改善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及心功能;ECSW可改善心脏变时功能和增加诱发TWA的频率阈值,似可降低CA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SCD风险;ECSW既可应用于已获血运重建治疗仍有心肌缺血的复杂CAD患者,也可应用于未获血运重建治疗的终末期或非终末期CAD患者。 3. 国内外首先证实ECSW治疗可促进机体高表达eNOS、bFGF、SDF-1及其受体CXCR4,且扩大震波范围治疗较常规震波方案更能持续、有效促进eNOS、bFGF、SDF-1及其受体CXCR4高表达。接受ECSW治疗患者的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水平均分别与eNOS、bFGF、SDF-1、CXCR4的血清水平正相关,尤以扩大震波范围治疗的患者明显。 4. 国内外首次证实灯盏花乙素可对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整体动物水平上,研究云南传统中药灯盏花乙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能的机制。 5省内率先开展心肌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并证实IGF-1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经IGF-1预处理的BMMSCs经静脉移植能够归巢至梗死心肌组织,使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BMMSCs经心肌内移植缩小心梗面积优于经静脉移植;VEGF在体外对BMMSCs有定向迁移作用,BMMSCs移植改善心梗后心脏功能,联合应用VEGF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该项目选题新颖、设计合理、方法先进,结果可信,结论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期间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1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国际交流6次,培养博士3名、硕士7名,为提升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做出重要贡献。科研成果鉴定组专家认为:该课题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资源点击量:5363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665 更新日期:2024-1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