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忧郁症临床特征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昆明市延安医院 [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获奖: 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获奖时间:2009

关键词: 抑郁症 临床特征 脑功能磁共振 FMRI

摘要:
项目概况:抑郁症临床特征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FMRI即:Functional MRI),本研究项目由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合作,并得到了昆明市科技局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于2007年6月-9月由课题组开始实施开题资料收集、MRI功能成像技术参数设计与开发,同时开始进行收集病例,查新检索,前期实验室工作,同年申请了科研立项工作。  项目背景和意义:21世纪脑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认知、记忆、思维、决策、情绪等脑高级功能。精神疾病已经导致我国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精神疾病占所有疾病/伤残总负担的20%,预计在2020年将上升至25%。抑郁症(depression)在所有精神障碍中患病率最高,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抑郁症患病率为10%-20%,据保守估算,我国至少有3000万抑郁症现患病人。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率高达15%-25%。而目前国际上精神病诊断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临床精神疾病治疗疗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研究脑功能的技术如电生理技术、核医学方面的PET 等可以用于精神疾病的机理研究。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进步而成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观察人体大脑在处理诸如记忆、情绪等功能活动时的状态并进行研究,目前这项技术应用于脑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已在很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神经科学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具有较高的精神医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项目旨在应用磁共振技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神经系统的改变,有助于制订预防、干预措施或进行预后评估。  项目研究内容: 拟采用最新的功能磁共振技术手段研究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功能以及白质纤维追踪,并整合以上三方面的影像学资料,建立抑郁症影像学生物表征模型,为探索其发病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提供基础信息,并提供临床分型的客观影像学依据,了解这些基础信息与疾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期望找到临床进行准确分型诊断的生物学指标,为今后这种常见精神疾患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及技术路线:  1、脑功能磁共振技术,(1)结构分析:开展一系列结构分析新方法以发现患者大脑亚单位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发现传统病理机制假设区域之外的异常,以此作为疾病的生物学标记。(2)FMRI:静息状态脑功能以及脑功能连接与网络:通过EPI序列采集BOLD((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即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信号,然后研究静息状态下不同脑区间BOLD信号,从而反映脑区间的功能联结。(3)白质纤维追踪:通过磁共振DTI成像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软件进行白质的纤维追踪,探讨特定区域的白质损害与疾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2、建立抑郁症的影像学表征模型,(1)患者脑组织亚结构的影像学特征:(2)整合结构以及静息状态FMRI的不同影像学信息,建立影像学表征模型,从而揭示特定区域的结构异常与功能变化:(3)分析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表征的关系,寻找临床分型的辅助指标。  3、应用FMRI技术序列(包括:FMRI、BOLD、DTI、EPI等序列),完成临床抑郁症治疗后观察,MRI定期定时检查、复查共40例,(每例/3次),120次检查。完成正常人对照组磁共振检查20人次。应用数据预处理及REHO分析、白质体积的VBM分析(基于像素的形态学分析)、弥散张量分析进行脑的细微结构分析、静息状态脑功能以及脑功能连接与网络分析、白质纤维追踪数据分析,统计学处理分析。最终建立抑郁症的影像学表征模型。

资源点击量:5253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62 更新日期:2024-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