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炎症性肠病诊治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获奖: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时间:2015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诊治

摘要:
炎症性肠病诊治困难,存在终生复发倾向,难以治愈。中国炎症性肠病发病及患病率不断升高,该病于中国已不再罕见。本病进行性、破坏性的特点,常让患者因病致穷、因病致残、因病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经济负担,耗费大量医疗资源。该课题组经过20年的研究,针对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标志物及治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流行病学:完成了全国部分地区及云南省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调查,参与亚太地区流行病学调查。2、基础研究:构建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国内首创副结核分支杆菌炎症性肠病地鼠模型、恶唑酮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为该领域基础研究提供可靠动物模型;研究炎症性肠病病因学:已证实NF-κBp65、p38MAPK、JAK/STAT、Smad、PI3K/Akt、IDO为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点,为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3、临床研究:采用PCR对肠结核和克罗恩病进行鉴别,其诊断价值与手术病检相当,被多个炎症性肠病指南引用;国际上率先发现热休克转录因子-2和角蛋白-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与其他疾病有明显差异;发现鼠抗标志物CD44V3和CD44V6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在云南省带头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4、应用推广及人才培养:炎症性肠病诊疗技术已在国内37家单位得到认可并用于临床;主持制定中国第一、二部炎症性肠病共识意见和亚太地区诊治指南,受到国内医疗机构广泛应用;在炎症性肠病领域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6篇,SCI收录38篇,累积影响因子132.976,出版专著8部(主编4部,参编4部),申请专利一项;已举办43次学习班,培训学员16734余人次,接收1028名医生进修,巡回演讲28次;培养了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学术带头人5名,博士10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硕士122名;开设炎症性肠病专病免费门诊,已诊疗患者2598人次,前往曲靖、玉溪、楚雄、文山、西双版纳等14个州市地州义诊炎症性肠病患者4000余人次,已举行健康讲座13次,1792人次受益;已建成的云南多民族炎症性肠病数据库和标本库,向全国各大科研医疗机构开放,已向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病例100例,向中南大学提供病例30例,向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病例23例。

资源点击量:5253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62 更新日期:2024-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