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重症患者往往病情重、病程长,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及检测设备,恐惧、焦虑、失助、绝望等复杂的、多种多样心理问题应运而生,使机体持续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反而使病情持续加重[1].不同的患者还呈现不同的极度糟糕的心理状况,比如:不同的病情、迥异的年龄、差异化的文化背景、悬殊的经济条件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病情的进展.对于这一类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工作中,如何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是每一个医务工作人员的难题.护理人员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干预急重患者的心理状态,争取使其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从而有利于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病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