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壁中纤溶相关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消退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变化,揭示t-PA、PAI-1在DVT成和消退中的作用.方法 50只体质量为2.0~2.5 kg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和模型组(n=46).模型组采用钳夹双侧股静脉+石膏固定双下肢建立兔DVT模型,建模后每24 h行B超监测血栓形成状况.根据建模后预设的时间点及血栓状态的不同,再将模型组分为8个亚组:建模后4 h、8 h、12 h、1 d(无血栓形成)、1 d(有血栓形成)、3 d、5 d、7 d;在各相应的时间点取4只兔处死切取股静脉壁,用SYBR Green I 核酸凝胶染液荧光实时定量PCR及ELISA检测股静脉组织中t-PA、PAI-1 mRNA、蛋白在兔DVT模型建模后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有1只兔因麻醉过量死亡,49只进入实验组.创伤后24 h,经B超监测,模型组血栓形成率为72.73%(24只);血栓栓子随造模后时间延长逐渐缩小机化;从第5天开始经B超监测模型组血栓形成的血管腔有断续血流信号.与对照组相比,t-PA mRNA、蛋白在造模后4、8、12 h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12 h下降到最低点(P<0.01),在血栓形成后1 d升高至对照组水平(P>0.05),3、5 d继续升高(P<0.05),5 d达到高峰(P<0.01),7 d再次回落至对照组水平(P>0.05);与t-PA变化相反,PAI-1 mRNA、蛋白在造模后4、8、12 h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12 h达到最高点(P<0.01),血栓形成后1、3、5 d逐渐下降(P<0.05),3 d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5 d到最低点(P<0.01),7 d再次升高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t-PA、PAI-1参与了DVT形成过程;在血栓形成后,t-PA、PAI-1参与了血栓的溶解、机化再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