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
执笔作者机构: [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摘要: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长期抗凝治疗一直是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新型抗凝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已经或即将上市,但是华法林作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药物仍然是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最常用药物,包括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1].华法林在上述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目前全球有数百万患者在使用华法林。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显示21 , 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26%。但是,华法林在中国的使用率非常低,在房颤患者中不超过10%[3]。导致华法林在临床中治疗率较低的原因包括: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往往高估了华法林的出血危险,而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特殊的药理特性使得华法林的使用具有很 多特殊性。国内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应用华法林存在很多顾虑和误区,例如,如何选择适应证、平衡获益和风险、剂量的选择与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异常升高的处理、如何处理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实际问题。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制订了本共识,以推广和规范华法林的使用,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孙艺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曹克将 (江苏省人民医院) 程晓曙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董吁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传玉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郭继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涛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郭艺芳 (河北省人民医院)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李保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李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刘少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马长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汪道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王建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魏毅东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吴书林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严激 (安徽省人民医院) 杨延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艳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赵学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朱建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朱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郭涛[6]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
胡大一 (dayi.hu@medmail.com.cn)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889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868 更新日期:2025-03-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