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消化系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s for digestive diseas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 [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及儿童内镜中心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6]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7]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0]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 [1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13]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本院执笔作者:
本院执笔作者机构: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益生菌 胃肠道微生物组 消化系统疾病

摘要:
根据人体微生态结构和功能紊乱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益生菌制剂对人体微生态失衡具有调节作用,以达到缓解疾病临床症状和/或防病治病的目的。益生菌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的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临床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婴儿双歧杆菌(CGMCC 0460.1)、嗜酸乳杆菌(CGMCC 0460.2)、粪肠球菌(CGMCC 0460.3)及蜡样芽孢杆菌(CGMCC 0460.4),联合不同菌株特性,通过提高益生菌在胃肠道的竞争拮抗作用、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维护肠道和机体健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已积累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数据,但尚未形成统一的临床指导意见,为规范和指导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临床合理使用,在总结和更新该制剂的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意见,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卓越:梯队期刊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陈萦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黄永坤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靳英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 江米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及儿童内镜中心) 李景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李在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田杨 (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田德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王蔚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夏璐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 熊理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张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郑跃杰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杨云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白飞虎 (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陈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陈烨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科整合微生态诊疗中心) 陈东风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 胡赤军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黄锦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消化内科) 黄志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金忠芹 (苏州市儿童医院消化科) 姜泊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 姜红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李建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李良平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李小芹 (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李中跃 (浙江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科) 吕宾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吕农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蓝宇 (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 林志辉 (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刘思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刘志峰 (南京市儿童医院消化科) 毛志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 梅红 (武汉市儿童医院小儿消化内科) 聂勇战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 任建林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唐承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汤卫红 (杭州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田字彬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庹必光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吴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 万盛华 (江西省儿童医院消化科) 魏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消化)科) 魏绪霞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王梅 (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内科) 王欣 (浙江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王邦茂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 汪芳裕 (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王俊平 (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王丽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消化内科) 王明英 (昆明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王学红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许乐 (北京医院消化内科) 徐龙 (深圳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 游洁玉 (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杨仕明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消化内科) 邹多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及消化内镜中心) 曾维政 (西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朱华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詹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赵红梅 (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 赵雪妮 (黑龙江省医院儿科) 周群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周丽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张炳勇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 张振玉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本院专家组成员:
黄永坤[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通讯作者:
张琳 (lzhang79@126.com) 杨云生 (sunnyddc@plagh.org)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911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87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