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和肠粘膜屏障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获奖: 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获奖时间:2012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肠道菌群 肠粘膜屏障

摘要:
该项目结合临床通过用回顾性分析法、免疫印迹法、显色基质分光光度法、分子生物学专用分光光度仪、细菌16SrRNA基因作为靶序列的荧光定量PCR对所收集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血幽门螺杆菌抗体、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粪便标本细菌DNA-A260值和肠道专性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及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的定性定量研究。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总量和健康儿童相比有减少,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量与正常儿童相比有下降,过敏性紫癜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双歧杆菌量减少,而大肠杆菌量升高,治疗的第3天肠道菌群变化较明显;治疗的第7天有回升的趋势,这些结果均提示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失调明显;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的测定显示其肠粘膜屏障功能存在损伤,以有消化道症状组较为明显,病情好转后其肠黏膜屏障也逐渐修复。该项目的研究结果为胃肠微生态学补充了数据,为临床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了依据,为临床医师对过敏性紫癜肠道菌群变化的认识以及对疾病病理生理和防治方面的认识提供更多的客观信息,有利于临床医师采取更合理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被用于主编《儿童肠道菌群-基础与临床》书一部。有3篇论文和研究成果分别在第十一届全国微生态学学术会议、首届中国深圳临床微生态学国际高峰论坛和第八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会议暨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国内学术会议上参加大会交流和专题讲座。有6篇论文和研究成果分别公开发表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临床儿科杂志》等核心期刊上。为应用推广提供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该项目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开展和完成,该研究的结果和研究技术已在10家医院逐渐开展和推广应用。

资源点击量:5689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1771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