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清蛋白因子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疗效预测

Serum protein factors and the prediction about treatment effect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650031
出处:
ISSN: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清蛋白因子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因子浓度的改变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预测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在利培酮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钙结合蛋白(S100β)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浓度的变化;并与78名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于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分析血清蛋白因子浓度与PAN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 t=-13.75)及NGF浓度( t=-13.76)低于对照组( P均<0.01);IL-6(t=11.46)、TNF-α(t=8.09)、S100β(t=8.58)和GFAP(t=2.95)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3个月后,患者组血清IL-6(t=4.86)、TNF-α(t=5.29)、BDNF(t=2.43)和NGF(t=5.35)浓度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S100β(t=1.73,P=0.09)和GFAP(t=0.75,P=0.46)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有效组血清BDNF浓度明显高于无效组;治疗后,有效组血清GFAP浓度明显高于无效组( 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IL-6浓度差与PANSS减分率呈正相关( r=0.41,P<0.01)。结论:较高血清BDNF基线浓度和(或)较高GFAP浓度可能与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关;利培酮对疾病的炎性状态可能有抑制或调节作用。

基金:

基金编号: 81360210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65003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253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62 更新日期:2024-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