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经皮射频消融(RFA)对活体猪胫骨的损毁情况,对损毁灶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RFA后骨的修复过程,为骨肿瘤的临床RFA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第1部分实验:活猪8头,麻醉状态下,分别于右侧后腿胫骨骨端、骨干的相同位置行RFA.RFA后依照实验方案设定时间于麻醉下行X线及CT检查后,在下列不同时间,深度麻醉下分别处死实验猪1头,获取空白对照及RFA后即刻、3d、10d、24 d、5周、8周、12周骨端、骨干标本各1个.标本经肉眼观察及测量后,送病理室做骨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实验观察指标:RFA对实验猪一般状态的影响;大体标本RFA灶的形态与病理切片光镜下对应的组织学改变,RFA后RFA灶的影像改变与其对应的组织改变;光镜下RFA灶的坏死边界及与其对应的大体标本的坏死边界.第2部分实验:活猪16头,于左、右侧后腿胫骨骨端、骨干的相同位置行RFA,RFA后立即深度麻醉处死实验猪,获取骨端及骨干标本各32个,沿RFA针针道纵向剖开RFA灶,力求获得RFA灶最大剖面,肉眼观察并测量大体标本长短径.实验观察指标:RFA灶的坏死边界及坏死范围,实验测量指标包括RFA灶的长径、短径及坏死体积.骨端、骨干RFA灶坏死体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骨端、骨干RFA灶坏死体积2组数据与射频消融仪标定的坏死体积采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第1部分实验:RFA实验及术后饲养过程中未出现实验猪意外死亡,未观察到实验猪后腿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活体猪骨端松质骨及骨干骨髓RFA灶均呈凝固性坏死.RFA灶边缘的出血带内于RFA后3~10d即可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并向内逐渐吸收坏死骨质.第10天X线及CT检查表现为低密度骨质吸收线或带,继而向内延伸;第24天在肉芽组织成熟形成的纤维组织内即可观察到未成熟新骨形成,X线及CT检查表现为低密度骨质吸收带外缘的骨质硬化.实验观察显示RFA灶的坏死范围包括大体标本所示凝固性坏死区及周围出血带.X线、CT检查及大体标本均观察到2头猪胫骨骨干出现死骨形成及病理性骨折.RFA对活体猪骨干密质骨的直接损毁作用甚微,完整骨皮质外的软组织未见损伤.第2部分实验:骨端松质骨RFA灶坏死区为椭球体,长轴(2.59±0.21) cm,短轴(2.15±0.10) cm,体积(6.34±0.27) cm3;骨干髓腔RFA灶为椭球体,长轴(4.53±0.20) cm,短轴(1.71±0.22) cm,体积(7.14±0.36) cm3.骨干RFA灶坏死体积大于骨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1,P<0.05);骨端、骨干与射频消融仪标定RFA灶坏死体积(113.04 cm3)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3.371,-295.878,P值均<0.01),前者小于后者.结论 RFA能够损毁骨端松质骨,对骨干骨皮质损毁有限,完整的骨皮质可以保护其外的软组织结构.X线及CT检查可以用来评估RFA灶坏死范围.RFA后应警惕病理性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