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650031
[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650032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甲胎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可能致癌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癌旁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HBV DN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HBsAg、HBcAg和HBV DNA的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分别为61.9%(13/21)、42.9%(9/21)、75.0%(12/16);在肝硬化组中分别为64.0%(16/25)、36.0%(9/25)、83.3%(15/18);在癌旁肝硬化组中分别为72.7%(16/22)、61.1%(11/18)、85.7%(12/14);在肝细胞癌组中分别为45.2%(14/31)、50.0%(14/28)、64.3%(9/14).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癌旁肝硬化组中HBV DNA阳性信号较肝细胞癌多而强.AFP仅在癌旁肝硬化(33.3%,9/27)和肝细胞癌(43.6%,17/39)组中表达,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中不表达,癌旁肝硬化与不伴肝癌的肝硬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多数肝细胞癌的发生与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癌旁肝硬化可能是癌前肝硬化在癌周的残留.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C0058M);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01101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65003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申丽娟,章宗籍,张华献,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02,17(2):162-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