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昆明 650106
[2]陆良县中医院骨科,曲靖 655601
[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中心,昆明 650032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创伤医学中心
创伤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退行性变
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s,ASDi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5例、女163例;年龄(61.8±8.4)岁(范围39~77岁)。根据术后24个月随访时是否出现ASDis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记录患者个体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等]及手术因素(术式、固定节段、融合节段等)、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等],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腰椎融合术后24个月时共发生ASDis 24例,发生率为9.3%(24/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悬浮固定、全椎板切除、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P<0.05);而性别、受教育程度、伴侣情况、工种、肥胖(BMI≥24 kg/m
2)、吸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L、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不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
OR=5.63,95%
CI为(1.56,20.29),
P=0.008]、术前椎旁肌脂肪化GCS≥3级[
OR=4.82,95%
CI为(1.36,17.13),
P=0.015]、合并骨质疏松症[
OR=14.04,95%
CI为(2.53,77.79),
P=0.002]、PLIF手术[
OR=9.69,95%
CI为(1.91,49.03),
P=0.001]、多节段固定[
OR=9.36,95%
CI为(1.77,49.41),
P=0.008]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全椎板切除[
OR=0.09,95%
CI为(0.02,0.37),
P=0.001]、悬浮固定[
OR=0.16,95%
CI为(0.02,0.94),
P=0.042]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对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尽量避免选择PLIF和多节段固定,可选择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非全椎板切除的减压术式及悬浮固定以降低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发生率。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昆明 65010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云轩,刘勇,舒钧,等.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22,42(19):1283-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