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昆明,650032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昆明,650032
外科科室
重症医学科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痒疹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摘要:
目的 了解痒疹(PPE)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的发生情况、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 收集乌干达金贾医院皮肤科及艾滋病科2年多HIV/AIDS病人的PPE临床资料,部分进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查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 429例HIV/AIDS病人中,患PPE 305例(21.3%).男∶女为1∶1.48;年龄19~60岁,中位年龄35岁[四分位数间距(IRQ) 28~40岁].PPE在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病人中的患病率为33.3%(279/837),在行ART病人中的患病率为4.4%(26/592).279例未接受ART病人的中位病程6个月(IRQ 2-12个月).PPE表现为瘙痒剧烈的丘疹、结节性痒疹,全身对称发生;42例(13.8%)PPE为HIV感染的首发表现;31例PPE主要病理改变为真皮血管周围有显著的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致密浸润;217例PPE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为4~770个/mm3,中位CD4细胞计数为41个/mm3(IQR:21~143个/mm3),84.2%的病例的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结论 PPE在HIV/AIDS病人中发病率高,ART能改善PPE并降低患病率.PPE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真皮血管周围显著的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昆明,65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董天祥,刘彤云,曹应葵,等.HIV/AIDS病人合并痒疹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06):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