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SC)、应变率(SrC)特征.方法 将164例正常儿童分为5组,≤3岁为幼儿组(A组)24例,>3岁且≤6岁为学龄前组(B组)32例,>6岁且≤10岁为学龄期组(C组)33例,>10岁且≤13岁为青春前期组(D组)19例,以及>13岁且<18岁为青春期组(E组)56例.分别获取各组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观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动态图像,分析并比较各组左室各节段局部心肌SC及SrC值.结果 侧壁及下壁基底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壁、后壁及下壁中间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间隔、前壁、侧壁及后壁心尖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间隔、后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SrC值大致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E组较A组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周向收缩功能分布存在不均一性,主要体现为幼儿期与青春期之间的差异,但随年龄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表现为SC随年龄增长而递增,SrC随年龄增长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