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after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抗凝治疗

摘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CPH)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容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导致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1]。临床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腹腔积液、脾功能亢进症、门脉高压性胃肠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降低CPH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微创方式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从结构上降低门静脉阻力[1]。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在既往的TIPS禁忌证中,部分已成为适应证。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92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89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