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OCTA in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WOS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671000,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眼科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 血管密度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野

摘要: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CTA)观察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盘周毛细血管(RPC)层的视盘区血管密度情况,探讨该技术对POAG的诊断能力.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明确诊断为POAG患者45例60眼,健康受试者48例60眼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A技术对所有受检者视乳头区扫描,测量视乳头区RPC层血管密度和纵行C/D比值.Humphrey视野检测MD、PSD值.分析血管密度和C/D比值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和AUC评价患者血管密度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进行成对比较.结果:血管密度随着青光眼的加重而降低,视盘内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盘内血管密度与MD值及PSD值相关性较弱,其它各血管密度参数与MD值及PSD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全区域毛细血管密度、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视乳头周围血管密度AUC>0.9,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各参数间均无差异(P>0.05);视盘内毛细血管密度、视盘内血管密度的诊断效力明显低于其它参数(均P<0.05),AUC分别为0.85、0.88.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AG组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并且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视盘区血管密度是评估POAG患者结构损伤的良好指标,在POAG的诊断和随访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视盘内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对POAG的诊断效能明显低于其它血管参数.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671000,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眼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253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62 更新日期:2024-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