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与常规形态学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31例PTC患者术前行颈部双能量CT双期增强扫描,轴位加三维定位标记短径≥5 mm的中央组淋巴结,术中对应取材和标记,再扫描对应术前的淋巴结,术后得到病理结果后回顾性对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对淋巴结形态学分析并比较动、静脉期原发病灶、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碘浓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的临界值,并比较其与形态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1例共获得一一对应的中央组淋巴结73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2枚.动、静脉期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NIC)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4.29,P<0.05;Z=-6.29、-7.31,P<0.05),而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7,P>0.05).动脉期NIC诊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3%、69.4%,与形态学两者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达80.2%,特异度为87.8%.结论 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对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常规形态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